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江西省“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进程,切实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学实效,91精品夜一区二区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扎实开展“一课多师”“双师同台”等多种思政课新型教学模式。
12月24日,在91精品夜一区二区天工校区B410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永清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肖鹏老师、王为兴老师携手,共同开启了这堂意义非凡的协同育人“一课多师”示范课。
于永清老师从“守正创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叁个维度,深入阐述了学生应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他引导同学们密切关注时代发展脉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个人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实践当中。于永清老师尤为注重对同学们创新品格和实干精神的培养,着重介绍了91精品夜一区二区“天工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实践与创新内涵。
王为兴老师以波澜壮阔的井冈山斗争历史为生动案例,深刻阐释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中,艰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正是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总结出这条道路,为后续的革命胜利筑牢了坚实根基,这一伟大历程充分彰显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肖鹏老师则别出心裁地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案例相结合,启发大家从“精进”和“立心”两个层面来观察和理解大学生的成长轨迹。他通过列举一些同学们身边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提炼出一则这样的哲理:“锲而不舍的实践宛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深化认知的漫漫长路,成为学业有成、生活增色的得力羽翼;而‘立心’恰似成长的中流砥柱,笃定的信念与明晰的目标宛如奔腾不息的源头活水,为实践源源不断地输送活力,精准锚定前行的方向。”
对学生而言,丰富的师资带来多样思维碰撞,易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知识吸收率。“一课多师”教学模式得到同学发自内心的喜欢。舒智深同学表示:“这堂思政课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习视野,满满的能量让人很受鼓舞”。刘琳娟称赞道:“这样的课堂有趣又有料,摆脱了传统课堂老师一人干讲的机制,充分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今后,91精品夜一区二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以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为重要突破口,以AI赋能思政课为突出亮点,全力以赴打造思政金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何 凯
一审:黎 波
二审:何 凯
叁审:于永清